预算编制通常遵循以下程序:
确定目标
明确企业或组织的长期发展规划和战略目标。
分析市场环境、竞争对手和消费者需求,制定符合实际的预算目标。
上下结合
上级部门向下级部门传达总体目标和期望,明确预算编制的总体要求和原则。
下级部门根据上级指导编制预算建议数,并上报财政部门。
分级编制
各部门或单位根据自身职责和实际情况编制预算建议数。
财政部门对各部门的预算建议数进行审核,并下达预算控制数。
逐级汇总
各部门根据预算控制数细化编报预算,并上报财政部门。
财政部门汇总各部门预算,形成全面预算草案。
全面平衡
对汇总后的预算草案进行全面审查和平衡,确保预算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调整预算草案中的不合理或不可行部分,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授权批准
将最终确定的预算方案提交给相关决策机构(如董事会、人大等)进行审议和批准。
预算经批准后,由财政部门向各部门下达执行。
执行与监控
各部门根据批准的预算执行,并定期进行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和报告。
对预算执行过程中的差异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这些程序共同构成了预算编制的完整流程,旨在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从而为企业或组织的财务管理和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