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棚虾养殖技术

时间:2025-01-22 19:33:33 技术杂谈

小棚虾养殖技术是一种利用小棚进行南美白对虾养殖的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养殖设施

小棚养殖通常使用面积在一亩左右的长方形虾池,深度为0.7-1.2米,棚高大约为1.8米。

虾池采用地膜覆盖,并建设进排水系统。

前期准备

清塘消毒:使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对池塘进行消毒,一周后加水至一定深度。

解毒培藻:因地下水可能含有重金属离子和氨氮,需使用解毒剂和藻类肥料处理水质。

放苗:确保小棚内环境条件与育苗池相近,包括温度、湿度、pH值等,并进行试苗以确保虾苗健康。

水质管理

追肥:根据水色变化进行追肥,补充藻类生长所需的营养。

微生物制剂:使用微生物制剂维持水中藻相和菌相的平衡,保持良好水质。

底质管理:使用底质改良剂改善底质,分解残饵粪便等有机物,供藻类吸收利用。

中期管理

营养保健:在饲料中交替投喂多种营养保健品,如强化多糖、维生素等,以满足对虾的快速生长需求。

病害防治:定期泼洒抗应激剂,增强对虾的抗逆性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养殖周期与收获

小棚养殖一般养殖40天左右开始池塘水质变混,形成自然生物絮团。

养殖2~3茬,包括春季锅炉苗、春季直放苗和秋季苗养殖,每茬产量在1500斤-2000斤左右,年纯利3万元以上。

环境控制

小棚养殖需要控制水体盐度、pH值和透明度,使用纳米管增氧,防止长时间开增氧机影响藻类光合作用。

其他技术

生物絮团技术:在确保水体营养健康的前提下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通过以上步骤和技术,小棚虾养殖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较高的养殖效益,并且降低了对地域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