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机构改革方案是中央批复同意后全面实施的系统性改革方案,旨在通过职能转变、机构优化和监管强化,提升政府治理能力,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以下是主要内容梳理:
一、改革背景与目标
背景 广东作为经济强省,需通过机构改革应对经济转型期的挑战,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行政效率。
目标
- 职能转变: 从审批型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强化经济调节、社会管理职能。 - 机构优化
二、主要举措
机构设置与职能调整 - 精简整合:
取消职能重叠、冗余的机构,如重组经济贸易委员会,整合原经济委员会、重化工业厅等职能。 - 新设机构:设立发展计划委员会等新机构,承担国有企业改革、资本市场管理等功能。 - 保留牌子:部分机构保留原有牌子(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厅保留机电产品进出口办公室牌子)。
职能转变与权责调整 - 政府定位:
明确省级政府为区域经济调节、社会管理核心机构,减少微观管理职能。 - 权责下放:推动部分审批事项下放市县,激发基层治理活力。
监管体系完善 - 内部监督:
建立覆盖机构运行全过程的监督机制,防范廉政风险。 - 绩效考核:完善绩效考核体系,强化结果导向。
信息化与能力建设 - 数字化改革:
推进政务信息化,提升公共服务数字化水平。 - 人才培养:加强专业化干部队伍建设,适应新机构职能需求。
三、实施原则
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减少行政审批干预。- 政企分开:明确政府与市场边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依法行政:完善法规体系,规范政府行为。- 稳妥推进:分阶段实施,确保改革平稳过渡。
四、时间节点与要求
全面实施阶段:2024年1月中央批复后正式启动。- 重点任务:2024年上半年完成机构调整和人员分流,2024年底前完成系统性改革。- 保障措施: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流失。
五、意义与展望
通过机构改革,广东省将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现代化行政管理体系,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体制机制保障,进一步巩固全国领先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