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的法律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上诉与立案
当事人对于一审判决不服,可以在法定期限内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在收到上诉状后,会进行审查,符合条件的将予以立案。
答辩
被上诉人在收到上诉状后,有15天的时间提交答辩状。
原审法院在收到答辩状后,应在5日内将相关材料报送二审法院。
审理方式
二审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开庭审理还是书面审理。
如果事实认定存在较大争议,通常会开庭审理;如果是适用法律问题,一般不开庭。
开庭审理
开庭审理包括宣布开庭、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等程序。
法庭调查阶段包括当事人陈述事实、举证质证等。
法庭辩论阶段,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辩驳和论证。
法庭调解阶段,在法庭主持下,双方当事人可以协议解决纠纷。
合议与裁决
合议庭在审理结束后,会进行合议,作出裁决。
裁决结果可能是维持原判、改判或发回重审。
宣判
二审法院作出的裁决,需要公开进行宣判。
裁决书须在五日内送达当事人及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执行与再审
当事人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或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
当事人可以向二审法院递交书面申诉材料,申请再审。
审限
二审法院应当在立案后3个月内审结判决上诉案,30日内审结裁定上诉案。
在特殊情况下,如果需要延长审限,需要由本院院长批准。
以上是二审程序的主要步骤和要点,供您参考。建议在准备二审时,重点针对一审判决的程序、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进行准备和辩护,以提高胜诉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