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退火炉的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
加热阶段
玻璃制品在成型后直接进入退火炉进行退火(一次退火),或在成型冷却后再经加热退火(二次退火)。
加热过程中,玻璃表面产生压应力,加热速率可较高,例如平板玻璃可直接从20℃加热至700℃,加热速率可达300℃/min。
生产中一般采用的加热速率为20℃/min至30℃/min,对光学玻璃制品的要求更高。
均热阶段
将制品加热到退火温度后进行保温和均热,以消除应力。
退火温度一般比退火上限温度低20℃至30℃,保温时间可按70min至120min计算,或根据应力容许值进行计算。
慢冷阶段
在均热后进行慢冷,以防止玻璃制品在冷却后产生永久应力或减小到所要求的应力范围内。
慢冷有助于避免过大的温差,从而防止制品出现裂纹。
快冷阶段
快冷阶段可以缩短整个退火过程,降低燃料消耗,提高生产率。
快冷通常在退火温度以下进行,直至玻璃制品冷却至室温。
此外,对于某些特殊要求的玻璃制品,退火过程可能还包括多次加热和冷却,以及在不同温度下的保温时间调整。退火炉的类型和结构也会影响退火效果,例如箱式电阴炉、马弗炉和网带式玻璃退火炉等,它们各自有不同的使用温度和技术参数。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根据玻璃制品的具体要求和退火炉的特性,制定详细的退火程序,并进行适当的温度和时间的控制,以确保玻璃制品的质量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