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监督立案程序是什么

时间:2025-01-20 18:50:32 程序应用

执行监督立案程序是指 人民法院对申请执行的案件进行审查立案的过程,具体步骤如下:

申请执行人提出申请 :申请执行人需要在法定期限内提出执行立案申请。

法院立案机构审查

人民法院的立案机构在收到申请后,应在七日内审查立案,并决定是否移送执行机构。

对不符合条件的执行案件,法院应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

执行机构执行

执行机构在接受移送后,应在三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承担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

如果被执行人逾期仍不履行,执行机构应依法强制执行。

执行结案

人民法院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行结案。

如果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

监督程序

法院认为有必要的,可以直接立案监督。

督办类执行监督案件由执行机构依法组成合议庭审查,并在立案10日内向申诉人送达相关法律文书。

不予立案的情形

法律规定了不予立案的五种情形。

总结:

执行监督立案程序是一个涉及申请、审查、执行和监督的复杂流程,旨在确保法律文书得到有效执行,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