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及处理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阶段:
准备阶段
从接报事故开始,根据《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规定,将事故等级划分为一般事故、较大事故、重大事故和特别重大事故,并确定相应的报告级别。
赶赴现场进行现场指示与安排,组建调查组,制定调查方案,并召开调查组会议。
调查阶段
现场勘测,收集事故残骸资料,提取物证,并进行人的证词证言收集和录像取证。
回到办公室后进行事故损失的计算与技术坚定。
分析阶段
对收集到的物证和人证进行进一步分析,确定事故性质,进行责任认定,并提出防范措施。
审查阶段
-各路专家对事故进行初步讨论,形成初步的事故调查报告。
对报告内容进行审查核对,无误后归纳整理资料,以便留存。
处理阶段
根据分析结果和审查意见,提出处理建议,包括行政处罚、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等。
将处理结果和事故认定情况通报相关部门和人员。
此外,对于不同的案件类型,如医疗纠纷、行政违法案件等,调查及处理程序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医疗纠纷处理程序包括患者投诉、医疗单位调查、形成调查报告、处理意见制定、与患者协商、上报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等步骤。行政违法案件的调查程序则包括立案、调查、听取陈述申辩、作出处罚决定等步骤。
建议在实际操作中,根据具体案件类型和实际情况,参照相关法规和程序要求,确保调查及处理工作的合法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