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时间:2025-04-01 09:18:41 计算机

工业与民用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规范

一、引言

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是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环节。它不仅关系到人身和设备的安全,还直接影响到供电的可靠性、技术的先进性以及经济的合理性。本规范旨在为工业、交通、电力、邮电、财贸、文教等各行业提供交流、直流电力设备接地设计的指导。

二、总则

执行政策:

接地设计必须遵循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确保人身与设备安全、供电可靠、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设计依据:

设计应根据工程特点、规模、发展规划和地质特点合理确定。

适用范围:

适用于各行业交流、直流电力设备的接地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规范。

三、一般规定

接地或接零:

为确保安全,电力装置宜接地或接零。

自然接地体:

交流电力设备应利用自然接地体,但需校验其热稳定性。

直流电力回路:

直流电力回路中不得利用自然接地体作为零线、接地线或接地体,且专用中性线、接地体及接地线不得与自然接地体有金属连接。

绝缘台:

在条件限制时,允许设置绝缘台,但需确保操作人员安全。

保护装置:

中性点直接接地的电力网应装设能迅速自动切除接地短路故障的保护装置,非直接接地的电力系统应装设能迅速反应接地故障的信号装置。

四、智能化系统接地

接地系统:

智能化系统由TN交流配电系统供电时,应采用TN-S或TN-C-S接地系统。

等电位联结:

智能化系统及机房内电气设备和智能化设备的外露可导电部分、外界可导电部分、建筑物金属结构应等电位联结并接地。

接地线截面:

智能化系统单独设置的接地线应采用截面面积不小于25mm²的铜材。

五、接地装置

接地导体材料:

钢筋或圆钢直径不应小于10mm,总接地端子连接接地极或接地网的接地导体不应少于2根。

保护接地导体:

不得利用输送可燃液体、可燃气体或爆炸性气体的金属管道作为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导体(PE)和接地极。

电化学腐蚀:

采用不同材料时,应考虑电化学腐蚀的影响,铝导体不应作为埋设于土壤中的接地极、接地导体和连接导体。

保护联结导体:

接到总接地端子的保护联结导体的截面面积,铜导体不应小于6mm²,铝导体不应小于16mm²,钢导体不应小于50mm²。

六、结论

电力装置的接地设计需要综合考虑工程实际情况、安全要求、经济成本等多方面因素。通过遵循本规范,可以有效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