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第一书记是选派到农村基层从事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要岗位,其职责涵盖组织建设、产业发展、民生改善和治理能力提升等多个方面,具体可分为以下核心任务:
一、建强基层组织
整顿软弱涣散班子 协助配齐村“两委”成员,解决班子不团结、软弱无力等问题,防范宗族宗教、黑恶势力干扰。
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严肃组织生活,加强党员教育管理监督,提升党组织凝聚力。
培养后备干部
发掘和培养村级后备干部,通过培训和实践锻炼,建立一支作风扎实的农村干部队伍。
二、推动产业发展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通过产业扶贫、就业帮扶等措施,确保贫困户“两不愁三保障”,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模式(如特色种植、合作社建设)。
整合资源促富
整合涉农资金,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强村集体“造血”功能。
三、为民办实事解难题
精准帮扶弱势群体
定期走访贫困户、留守儿童等群体,协调解决生产生活困难,落实党的惠民政策。
改善基础设施
推进水电、道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便民服务设施完善,提升村民生活质量。
四、提升治理水平
健全治理体系
落实“四议两公开”制度,规范村务公开和民主决策,化解矛盾纠纷。
倡导文明新风
引导修订村规民约,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护农村和谐稳定。
五、其他关键职责
制定发展规划: 结合村情实际,组织编制乡村振兴规划,明确发展思路和目标。 加强自身建设
总结
驻村第一书记需在“建强组织、推动发展、服务民生、提升治理”四个维度发力,通过精准施策和务实作风,助力农村实现全面振兴。其工作成效直接关联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需具备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服务群众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