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养殖新技术是什么

时间:2025-01-23 01:54:04 技术杂谈

水貂养殖新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气温寒冷时的保暖措施

在气温愈加寒冷时,要做好水貂窝巢的保温工作,确保水貂能够舒适地生活。同时,要提供充足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以保证水貂的健康生长。

饲料管理

在水貂狐狸逐渐转入发情阶段时,日粮中应增加新鲜鱼类、蛋类、肝类和适量的头脑类饲料,以促进动物发情提早和集中。这对于种公精子的生成和精子活力的提升尤为重要。

疫苗注射与驱虫

疫苗注射应在预定日期前一周完成驱虫工作,疫苗前一周和疫苗后两周内慎用驱虫药和其他药物,如氟苯尼考、磺胺类、抗病毒类药物,以免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选种与引种

初选:在6-7月时,对成龄公貂根据其精液品质、配种能力,对成龄母貂根据其产仔数量、泌乳量、母性及后代成活数量等选择优良个体;对仔貂则根据同窝仔貂数量、发育状况、成活情况及双亲的品质,在离乳时按窝选留。初选数量要比实际留种数量多25%-40%。

复选:在9-10月时,根据生长发育状况、身体轻重、体型大小、体质强弱、换毛早晚、毛绒质量及色泽、卷毛、后档缺毛等进一步筛选,淘汰不良个体。选定的种貂要统一编号,建立系谱,登记入册。种貂的性别比标准公母1:3.5-4,白彩貂1:3-3.5,其他彩貂1:3.5。国外公母貂比例多为1:5-6,这有助于降低成本及提高貂群质量。

养殖设施与布局

生产区应设在管理区下风和较低处,但高于疫病防治管理区,并在其上风向。生产区与生活区保持100米距离,生产区与疫病防治管理区保持200米距离,以确保养殖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有助于提高水貂的养殖效率和质量,降低疾病发生率,从而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