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的隔离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建筑布局的隔离与功能流程
功能流程:应达到“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防止污染环境”的要求,功能流程做到洁、污分开,防止人流、物流导致的污染。
建筑分区:医疗机构应进行区域性划分为低危险区(清洁区)、中等危险期(半污染区)、高危险期(污染区)、极高危险期(重点保护区)。
隔离病区:应分为“三区”(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和“两通道”(患者通道、工作人员通道),并有实际屏障和设有隔离标志。
防护隔离
防护用品:熟练掌握、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如口罩、护目镜、手套、隔离衣等。
消毒与灭菌:做好医疗环境和器械设备的及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手卫生:严格执行手卫生措施。
安全注射:防止锐器伤,安全注射。
探视制度:严格执行探视制度,防止无关人员进入隔离区域。
病人转运:正确转运病人,防止病原体传播。
标准预防
针对医院所有病人采取的预防措施,不论病人是否确诊或可疑感染传染病,都要采取标准预防,这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基本隔离措施。
基于传播方式的隔离
对于确诊或可疑的传染病人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严密隔离
为传染性强、死亡率高的传染病设计的隔离,适用于经飞沫、分泌物、排泄物直接或间接传播的烈性传染病,如鼠疫、霍乱、炭疽等。
这些隔离技术旨在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防止病原体从病人及携带者传播给他人,切断感染链,保护公共卫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