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壁垒程序是指 国家或地区政府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等目的,对产品制定的技术标准、认证制度、卫生检验检疫制度、检验程序以及包装、规格和标签标准等一系列技术性措施。这些措施通过法律、法令、条例、规定等形式颁布,旨在提高对进口产品的技术要求,增加进口难度,最终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
技术壁垒程序的主要特点包括:
合理性:
设立技术法规、标准及检验程序主要是为了保护国家安全及消费者利益,因此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多样性:
技术壁垒可以包括技术性贸易壁垒,涉及技术法规、技术标准、合格评定程序等。
合法性:
技术壁垒通常以法律、标准、要求、制度的形式出现,具有合法性和强制性。
隐蔽性:
由于技术壁垒以大量技术面孔出现,往往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成为当前国际贸易中最隐蔽、最困难的非关税壁垒之一。
技术壁垒程序的主要类别包括:
技术法规:
指国家或地区政府制定的强制性和非强制性的技术规定,涉及产品的供产销一系列过程。
技术标准:
指对产品制定的具体技术要求和规格,如产品的规格、质量、技术指标等。
合格评定程序:
指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规定,依据技术规则和标准,对生产、产品、质量、安全等进行评定和认证的过程。
这些程序在国际贸易中起着重要作用,能够有效地保护本国产业和消费者利益,同时也可能成为贸易保护主义的手段。因此,在制定和实施技术壁垒程序时,需要遵循国际贸易规则和公平贸易原则,避免过度保护导致贸易摩擦和阻碍国际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