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建设必须遵循以下必要程序:
项目建议书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长远规划、流域综合规划、区域综合规划、专业规划,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有关投资建设方针编制。
旨在提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一般由政府委托有相应资格的设计单位承担,并按国家现行规定权限向主管部门申报审批。
可行性研究报告
对项目进行方案比较,进行技术上是否可行和经济上是否合理的科学分析和论证。
由项目法人(或筹备机构)组织编制,并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进行编制。
经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是项目决策和进行初步设计的依据,需按国家现行规定的审批权限报批。
施工准备
完成项目报建、施工现场的征地拆迁、施工用水、电、通信、道路和场地平整等工作。
组织招标设计、咨询服务,选择设计单位并落实初期主体工程施工详图设计。
组织项目监理、设备采购、施工等招标,并完成相关手续办理,如土地使用权、环境影响评价、水资源许可等。
初步设计
根据批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必要而准确的设计资料,对设计对象进行系统研究,阐明拟建工程在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
编制项目的总概算,并依据《水利水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编制规程》进行编制。
初步设计文件报批前,需由项目法人委托有相应资格的工程咨询机构或组织专家对初步设计中的重大问题进行咨询论证,并根据论证意见进行修改、优化。
建设实施
指主体工程的建设实施阶段,包括施工、监理、设备采购等。
项目法人需按项目法人责任制实行项目管理,确保工程按设计要求、合同规定及国家相关法规进行。
生产准备
在主体工程竣工后,进行生产准备工作,包括人员培训、设备调试、物资准备等。
确保项目投产后能够正常运营。
竣工验收
对工程进行全面检查,确认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并办理工程竣工手续。
竣工验收是项目建设的最后阶段,标志着工程正式投入使用。
后评价
在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后评价工作,对项目的建设过程、效益、影响等进行全面评估。
后评价有助于总结经验教训,为今后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建议严格按照上述程序进行水利工程建设,确保项目的合法性、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