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法院执行需要遵循以下程序:
申请执行
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交《强制执行申请书》,并附上生效的法律文书副本、身份证明等相关材料。申请执行的条件包括有生效的法律文书、申请执行人是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以及申请执行的期限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
法院受理
法院在收到申请后,会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确认手续是否完备、法律文书是否合法正确、是否超过履行期限等。如果符合执行条件,法院会予以立案,并将案件录入法院办案系统,公开执行案件信息。
财产查控
法院会通过执行网络查控系统对被执行人名下的财产进行全面查控,包括银行存款、网络银行账户、证券、股权、不动产、机动车辆、保险理财等。根据查控结果,法院会采取相应的措施,如冻结、扣划银行存款、查封、扣押财产等。
发出执行通知和报告财产令
法院会向被执行人送达执行通知书和报告财产令,要求被执行人履行法律确定的义务并报告财产及近一年的财产变动情况。被执行人必须按照通知履行义务,否则法院将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财产处置
对于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产,法院会根据财产类型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处置方式,如通过司法拍卖进行变价。在房产价格认定方面,一般会按照双方议价、网络询价、定向询价、发起评估的顺序进行。
执行措施
法院可以对被执行人采取多种措施,如限制高消费、增加不诚实行为人名单、司法拘留,甚至追究刑事责任。这些措施旨在迫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
结案
当被执行人履行完毕或法院认为无需继续执行时,法院会办理结案手续,执行程序结束。
整个执行程序旨在确保法律文书得到履行,维护申请执行人的合法权益,并制裁拒不履行法律义务的被执行人。建议申请执行人在整个过程中积极配合法院,提供必要的财产线索,以便法院能够迅速有效地采取执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