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绿化验收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前期准备
准备相关资料和文件,包括设计文件、施工方案、工程合同、原材料合格证书等。
确定验收小组,包括业主代表、设计师、施工方代表等。
制定详细的验收方案,明确验收标准和要求。
现场勘察
检查工程规划设计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包括绿化布局、建筑小品位置、假山叠石造型等。
抽查材料质量,如苗木的品种、生长状况,建筑小品的材质、假山叠石的石材等。
对施工工艺进行严格检查,绿化种植的深度、间距是否符合规范,建筑小品的安装是否牢固,假山叠石的堆砌是否稳定。
检查排水系统是否畅通,防止积水影响植物生长和工程质量。
试运行
对于带有设备的园林绿化工程,如喷灌系统、景观照明等,需要进行试运行。
测试喷灌系统的喷头覆盖范围、水压,确保植物能够得到均匀的灌溉。
检查景观照明的灯具亮度、色彩是否符合设计要求,以及线路是否安全稳定。
预验收
对园林绿化工程的完成量进行测量和评估。
对园林设备设施进行调试,确保其性能正常。
对绿化植物进行检查,确保其健康和生长良好。
实际验收
核对设计图纸、施工图纸和规范要求,确保园林绿化工程的设计符合合同约定。
检查工程施工质量,包括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和施工标准是否符合要求。
评估园林工程的环境效果,包括景观效果、植物养护和生态功能等。
检查园林工程是否符合安全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没有安全隐患。
验收报告
完成实际验收后,验收小组需要编制验收报告。
验收报告应详细记录验收过程中的问题和建议,确保所有问题得到妥善处理。
整改与复验
如果验收中发现问题,需要出具书面整改意见,并要求建设单位完成整改后再次申请竣工验收。
整改完成后,进行再次验收,确保所有问题得到解决。
审计与备案
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需要编制竣工决算书,并提交监理单位审查。
竣工决算书审查合格后,提交建设单位,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工程决算。
施工单位需整理技术资料和竣工资料,移交档案馆进行备案。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确保公园绿化工程按照设计要求、施工规范和质量标准顺利完成,并为后续的养护管理提供可靠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