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茶经》的内容,煮茶的程序如下:
准备茶叶
将完整的茶饼撬开,碾碎成极细的茶粉并筛分备用。
煮水
在釜(锅)中烧水,水烧到初沸时,加入适量的盐,使味道浓淡均一。
二沸时加茶粉
当水二沸时,舀一瓢水出来,顺着水涡中心加入细茶粉,并继续煮茶。
三沸时育汤花
当水三沸时,将舀出来的一瓢水再加进去,培育汤花,使茶汤再次沸腾,然后分茶。
舀沫饽
在二沸时,茶汤中会出现细小和较大的泡沫,这些泡沫被称为“沫”和“饽”,是茶汤的精华。将沫饽舀出,放置熟盂中备用。
浇淋
在三沸时,将二沸时舀出的沫饽浇在烹茶的水与茶上,使茶水进一步融合。
分茶
茶汤煮好后,根据人数多少均匀地斟入每个人的碗中,这样每个人都能尝到相同浓度的茶汤。
这些步骤体现了唐代煮茶法的精致和细致,注重茶、水、火、器的协调与美感。通过这些步骤,煮出的茶汤不仅味道鲜美,而且富含茶之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