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尔什维克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5-04-01 08:48:46 计算机

布尔什维克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早期派别名称,其含义和历史演变如下:

一、词源与基本含义

俄语词源

“布尔什维克”是俄语“Большевик”的音译,直译为“多数派”(即“多数人”)。

核心理念

该词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核心理念:代表无产阶级(即广大劳动人民)的利益,主张通过革命手段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二、历史发展

派别形成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因支持列宁的马克思主义主张者占多数,形成布尔什维克派。

反对者称为孟什维克,双方因策略分歧导致党分裂。

名称演变

1918年3月,布尔什维克党改名为“俄国共产党”(简称“俄共”)。

1925年12月,改称“全联盟共产党”(简称“联共”)。

1952年10月,最终定名为“苏联共产党”(简称“苏共”)。

历史地位

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了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对20世纪世界历史产生深远影响。

三、象征意义

意识形态标签:

逐渐演变为代表激进革命思想的象征,与温和的孟什维克形成鲜明对比。

国际影响:成为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和共产党人的通用称谓。

四、现代解读

在当代语境中,“布尔什维克”仍被用作形容具有激进改革立场或代表大众利益的群体,但已不再特指某个政党。其核心内涵“多数派”和“革命性”仍被广泛引用。

综上,布尔什维克既是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历史名称,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要意识形态标识,其含义随着历史发展不断演变,但始终与“多数派”和“革命”紧密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