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疲劳驾驶的规定,综合相关法律法规及搜索结果,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一、法律定义与判定标准
核心判定标准 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
长期疲劳(如每日驾驶超8小时)或连续驾驶超4小时未充分休息。
其他相关标准
除时间标准外,若驾驶人在驾驶过程中出现视线模糊、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等疲劳症状,也可能被认定为疲劳驾驶。
二、法律依据与处罚措施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禁止疲劳驾驶;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七款:明确禁止连续驾驶超4小时未休息或休息不足20分钟。
处罚标准
记分: 中型以上载客汽车/危险物品运输车辆:一次记12分; 其他机动车:一次记6分; 部分地区旧规定:一次记2分; 罚款
其他:若疲劳驾驶引发交通事故且造成重大损失,可能吊销驾驶证并承担刑事责任。
三、特殊场景与注意事项
特定车辆:
危险物品运输车辆因风险更高,处罚更严;
时段影响:
夜间、长途旅行等时段易引发疲劳,需增加休息频次;
自我防范:
建议每2小时休息10-15分钟,避免长时间连续驾驶。
四、社会建议
疲劳驾驶危害极大,建议驾驶员:
提前规划行程,避免夜间或高强度驾驶;
使用导航软件提醒休息时间;
若感到困倦,及时停车休息或更换驾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