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灰磨皮是PS中常用的高效磨皮方法,通过精细调整实现自然透亮的皮肤效果。以下是详细步骤解析:
一、前期准备
复制背景图层 使用快捷键 `Ctrl+J` 复制原始图层,并命名为“磨皮”,方便后期调整。
检查照片比例
将图片放大至200%查看细节,避免遗漏。
二、核心磨皮步骤
建立中性灰图层
- 新建图层,模式设为“柔光”,填充50%中性灰。 - 作用:为后续提亮/压暗操作提供基准。
创建观察层(黑白调整)
- 新建图层,模式设为“黑白”,填充纯黑。 - 使用“可选颜色”工具将除黑、白、灰外的颜色去除,便于精准调整。
建立曲线调整层
- 新建“曲线”调整层,压暗图像以突出瑕疵(如痘印、泛红)。 - 通过调整曲线形状精细修复局部问题。
三、精细调整技巧
中性灰图层操作
- 画笔硬度设为0%,不透明度5%-10%,流量100%,按住 `Alt` 键吸取正常肤色提亮暗沉区,用黑色画笔压暗泛红区。 - 可通过“曲线”调整层实时观察效果,避免过度修饰。
双曲线磨皮(可选)
- 建立“提亮曲线”和“压暗曲线”两个调整层,分别控制凹陷和凸起区域的光影效果。 - 适合打造立体感强的皮肤结构,如改善眼袋、鼻翼凹陷等。
四、细节优化
局部修图
- 使用“污点修复画笔工具”或“修复画笔工具”去除斑点、痘印等细节。 - 对毛孔、鼻翼等敏感区域放大处理,注意保留皮肤纹理。
色彩校正
- 最后使用“色阶”“可选颜色”等工具调整整体色调,确保自然过渡。 - 可通过“色阶”精细调整肤色暖度、冷度,用“可选颜色”修正偏色问题。
五、注意事项
保留细节: 中性灰磨皮通过局部调整减少“大头贴”感,适合油光皮肤去油渍。- 分层操作
通过以上步骤,可高效实现自然透亮的磨皮效果,同时保留皮肤纹理和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