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怎么做

时间:2025-03-31 06:01:18 计算机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需要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结合权威信息整理如下:

一、编制方法选择

直接法:

直接反映现金流入和流出的具体项目,便于分析经营业务现金流情况。

间接法:

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通过调整非现金项目(如折旧、应付账款等)间接计算现金流,适合数据较完整的情况。

二、编制步骤

1. 确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计算公式: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2. 编制主表

经营活动现金流

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到的税费返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以及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支付给职工及支付的各项税费等。

投资活动现金流

涉及收回投资、取得投资收益、处置固定资产等现金流入,以及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现金流出。

筹资活动现金流

包括吸收投资、借款收到的现金,偿还债务、分配股利等现金流出。

3. 倒挤计算(推荐使用)

公式:

$$

\text{经营活动现金流} = \text{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text{投资活动现金流} - \text{筹资活动现金流}

$$

通过净利润调整非现金项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验证计算准确性。

4. 填写补充资料(可选)

从净利润出发,调整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折旧等,重新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与主表结果对比校验。

三、注意事项

分类准确性

- 明确区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避免混淆。

数据来源核对

- 以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为基础,核对原始凭证(如银行对账单、合同)。

软件辅助

- 使用财务软件(如用友、金蝶)可自动匹配科目、生成报表,减少手动计算错误。

调整项处理

- 考虑汇率变动、非现金交易等因素对现金流的影响。

四、示例公式(部分项目)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主营业务收入×(1+税率) + 其他业务收入 + 应收票据期初余额 - 应收票据期末余额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 主营业务成本×(1+税率) + 存货期初余额 - 存货期末余额 + 应付账款期初余额 - 应付账款期末余额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规范编制现金流量表,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可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