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的技术要求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安全、性能、环境适应性、驾驶操作以及智能化等。以下是一些关键的技术要求:
安全要求
严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司机必须经过专业训练并获得驾照。
行车前需检查车辆各部分,确保转向装置、轮胎、制动器、离合器、喇叭、仪表、燃油、润滑油、车门、照明及蓄电池电液、冷却水、引擎、传动部分及车架等正常。
行驶过程中应遵守交通规则,如限速、鸣号、减速、靠右行等。
特殊车辆如救护车、消防车需熟悉车辆特性和专用装备。
性能要求
汽车应装备齐全、状态完好,燃料消耗和总成技术状况符合要求,保证足够的动力和操纵灵活性。
运行中无异常响声和漏气、漏油、漏水现象。
不同车型有特定的技术参数要求,如汽车高度、后轴与挂车的前轴距离、货箱栏板高度等。
环境适应性要求
汽车电子元件的工作温度较宽,发动机周边为-40℃-150℃,乘客舱为-40℃-85℃。
汽车需适应高湿度、防霉、防尘、防水、EMC及有害气体侵蚀等环境条件。
汽车设计寿命通常在15年20万公里左右,要求高可靠性。
驾驶操作要求
小型汽车如轿车、面包车等需调好座椅、后视镜、方向盘,系安全带,起步轻踩油门,缓抬离合,平稳驾驶。
SUV车型需调好座椅高度和后视镜角度,利用辅助设备掌握周围情况,注意离地间隙和涉水深度。
货车装载货物要均匀分布,使用合适固定设备,检查货物。
客车要关注乘客安全,按站点停靠,平稳舒适驾驶。
特殊车辆如救护车、消防车需快速响应任务,遵守交规,合理停车处置。
智能化要求
2024年欧洲上市的新车需具备自动紧急制动AEB、紧急车道保持系统ELKS、驾驶员疲劳检测DDAW等智驾功能。
电动汽车需解决电池技术、充电基础设施、动力系统、车身结构和智能化技术等技术问题。
其他要求
汽车制造过程需严格遵守相关技术要求,包括零部件准备、生产线的布置和组织、装配工艺的设计与控制等。
这些技术要求旨在确保汽车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适性和高效性,同时满足日益严格的环保和智能化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