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栅技术是一种 光伏电池电极结构,其核心在于利用三角导电丝和种子层替代传统的电池主副栅和焊带。这种设计通过以下方式实现电流的有效收集和传输:
核心结构
在电池表面制备一层导电种子层,用于收集电池片表面的电流。
在导电种子层上方放置超高表面反射率的极细三角导电丝。
导电种子层和导电丝通过导电连接材料形成导通。
与传统结构对比
传统的光伏电池栅线呈“井”字型分布,细的副栅和粗的主栅相互垂直。
叠栅技术采用上下两层结构,下面一层为少量银浆形成的导电种子层,上面一层为极细三角导电丝,形成“叠栅”。
技术优势
降低银耗量:叠栅技术避免了电流在副栅线中平行于电池表面方向的传导,只有导电种子层到导电丝的垂直于电池表面方向的传导,从而大幅节省了银浆的使用量。
提高光电转换效率:通过高反射率的极细三角导电丝和种子层设计,减少了电池表面的遮光面积,提高了光电转换效率。
简化组件制造:取消了传统的主副栅和焊带,简化了组件的制造工艺,降低了制造成本。
应用与成果
时创能源在SNEC展会上展出的“古琴”组件产品,利用叠栅技术实现了最高功率达650W,组件效率达24.1%,并且节约了75%的银浆。
综上所述,叠栅技术通过其独特的结构和设计,在光伏电池的金属化技术和电池组串技术方面带来了重大创新,有望推动光伏产业大幅降本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