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土蟹需要掌握以下技术:
土池河蟹育苗
利用天然海水在开挖的池塘里进行人工培育河蟹幼体,适合养蟹专业户采用。
需要有亲蟹池、促产池、饵料池、海水沉淀池等设备。
育苗条件应接近天然生态,防止冷空气侵袭导致水温下降,有条件可采取保暖设施。
池形结构要求池形呈方形,面积0.5~1亩,水深1.5米,幼体喜集群,喜顶风逆流,喜边角等习性,故培育池中大部分苗集中在池的上风一端。池底宜用沙土,池四周用块石或水泥预制板浆砌成石壁或水泥壁,使幼体在水位变动时,不致搁浅干死。池的一端设进水阀,另一端设喇叭形底孔出水口,喇叭出水孔用GG54尼龙筛绢或聚乙烯布拦好,以免池水抽放时幼体逃逸。
选择养殖田块
以水稻田为优,湖滩旱地为次,荒草芦苇滩为下。
土壤土骨以黄骨五花土为最佳,黑青土为次,黑板沙为最次。
pH值土壤为6.5-7.8为优,6-7.5为次,7.5-8.5为差。
临近自然水源为主,大湖、大河、上流无工厂为佳,沿水源区15公里无人口生活排污,工厂排污,最忌水源地有化工企业。
开塘与消毒
四周坝埂坡比为3:1,坝高1.2米,以养大规格闸蟹为主,四周开50公分3米宽缓坡回形沟。50亩以上大块中间加十字分水沟。
进出水口进行固定化设计,防逃墙栏设计,以PVC板为主,55Cm-75Cm左右,一半埋土坝中,1米5间隔立支撑竹竿,高1米8左右,30cm埋土下,上面加5目铁丝网或尼龙织网防盗。
看护房建设,应保障饲料仓库一间,饲料工作凉堋一间,其他工具渔具房一间,有条件的应加盖生活用房,水电线路,检测设备。
清塘与消毒
在幼体培育前10~15天进行,杀灭敌害生物,排除池内污水,清除塘底污泥,冲洗池壁,维修排水管道等。
清塘药物有生石灰、漂白粉、福尔马林、孔雀绿等。生石灰使用时将池水排低到10~20厘米,均匀地投入生石灰,全池泼洒,每亩用量以75~100千克为宜,清池后7~10天方能使用。
水质管理
保持水质清新、溶氧充足、水草茂盛、底栖生物丰富、透明度高的水域环境。
定期进行水质检测和调整,使用生石灰、漂白粉等药物进行消毒和改水。
采用有机肥和EM菌等培养水体中的有益菌,促进藻类繁殖,稳定水环境。
种草
种植水草,如轮叶黑藻、伊乐藻、苦草等沉水植物,为河蟹提供栖息、避敌蜕壳的场所,同时净化水质,增加水中的溶氧。
防止外源污染
防止有害藻类、死螺、污染水、饲料污染水质和蟹种带伤带病入塘。
保持水源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和改水,防止病原毒素传播。
塘内操作
清除淤泥,保持塘底及四周圩槽沟不过深。
综合药塘,定期使用药物进行水体消毒和改底。
通过以上技术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土蟹的养殖成活率和产量,创造适宜的养殖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