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材料报审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材料报审
采购单位需提交建筑材料(设备)报审,包括生产许可证、质保书及相应性能检测报告。
专业监理工程师负责复核这些资料,确保其真实性和有效性。
见证取样送检
专业监理工程师参与送检材料的见证取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对材料质量或检验数据有疑问时,专业监理工程师可以要求补充检测。
审批与同意使用
专业监理工程师对材料报审资料进行审批,若材料合格,则同意使用在工程中。
若材料不合格,则需进行独立平行抽查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决定是否同意使用。
记录与审查
监理人员对进场材料进行记录和审查,确保材料的质量符合要求。
对未经监理人员查收或查收不合格的工程资料、构配件和设备,监理人员应拒绝签认,并签发《监理工程师通知书》,要求承建单位限时整改并撤出现场。
资料整理与上报
施工过程中,各类材料的报验资料需整理成表,并按照一定顺序上报,如进场伊始、施工组织设计、图纸会审记录等。
装饰工程资料报审程序还包括企业资质及人员复印件、施工组织设计、动工汇报、施工现场质量管理检查记录等前期资料,以及材料进场、施工日志、技术资料等施工过程资料。
建议:
采购单位应提前准备好所有必要的报审材料,并确保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齐全。
专业监理工程师应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材料报审的复核和审批,确保工程使用的材料质量符合要求。
承建单位应积极配合监理人员的工作,及时整改不合格材料,并确保所有报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