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审程序是什么意思

时间:2025-01-19 06:15:45 程序应用

再审程序是指 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或调解书进行再次审理的程序。这一程序旨在纠正已经生效但存在重大瑕疵的法律文书中的错误,以维护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再审程序是一种非常程序,与普通救济程序有所区别,它只能用于例外情况,不能频繁启用。再审程序的启动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并且必须遵循严格的法律程序。

再审程序的特点包括:

非常程序性:

再审程序与普通救济程序不同,它是在极端例外的情况下对不完善的程序正义进行修正,因此具有“反程序”特性。

反程序性:

再审程序的结果是推翻已经生效的判决,这破坏了程序的安定性和既判力,因此必须慎之又慎地启动。

协调诉讼效益原则:

虽然再审程序可能看似与效益原则不符,因为需要重复投入司法资源,但从公正的角度看,这是为了公正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再审程序的设计必须合理而高效,体现“有限性”原则。

纠错性质:

再审程序本质上是纠错程序,对已经生效的法律文书重新审理,以纠正事实认定或法律适用上的错误。

多种启动途径:

再审程序可以通过法院依职权启动,也可以由当事人申请启动。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又包括本院决定再审和最高人民法院及上级人民法院决定再审两种方式。

审理程序的严谨性:

再审程序的审理程序包括再审申请的提出、法院的审查与立案、再审法庭的组成、再审的审理方式及流程、再审判决或裁定的作出等多个环节和步骤。

法律监督:

再审程序中,人民检察院可以提出抗诉,对人民法院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进行法律监督。

综上所述,再审程序是民事诉讼中为了纠正已经生效但存在重大瑕疵的法律文书而设立的一种特殊救济程序,它通过再次审理来保障司法公正和法律的正确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