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教学是一种个别化的教学方法,它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自学,通过特定顺序和小步子安排的材料来进行学习。这种方法的主要特点包括:
小步子原则 :将学习内容分解成许多小单元或小步子,前一步的学习为后一步的学习作铺垫,后一步学习在前一步学习后进行,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积极反应原则:
学生在做出某个反应后,给予强化或奖励,以巩固这个反应,并促使学生作出进一步的反应。这种积极的反馈机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参与度。
即时反馈原则:
学生在回答完问题后,立即得到反馈。这种即时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结果,从而调整学习策略,避免错误重复。
自定步调: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自定学习步调,自主进行反应,逐步达到总目标。这种个别化的学习方式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程序教学模式:
程序教学包括直线式程序和分支式程序两种。直线式程序是斯金纳首创的一种教学程序,内容安排连续、小步子,每一步一个项目,内容较少。分支式程序则是在直线式程序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提供不同的学习路径和材料,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实施程序教学的步骤
准备阶段
将教学内容分解为若干个一问一答的小单元,并将这些单元按由浅至深、由简至繁的顺序安排。
学生寻找合作伙伴,并就如何安排角色进行协调,其中一人充当“讲述者”,一人充当“反馈者”。
准备程序材料,包括问答题和答案。
实施阶段
每一对合作伙伴选择一个合适的位置,开始进入练习。讲述者进行讲述,反馈者不时鼓励对方继续讲述,并不断努力表述清楚、正确。
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立即得到反馈,并进入下一个问题,直到完成所有单元的学习。
程序教学的应用
程序教学适用于各种学科和领域,特别是那些需要较强逻辑性和顺序性的知识内容。通过程序教学,学生可以在自己的节奏下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教师也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教学管理和个别辅导。
结论
程序教学是一种有效的个别化教学方法,通过小步子、积极反应、即时反馈和自定步调等原则,能够帮助学生以自己的速度和水平进行学习。在实施程序教学时,教师需要精心设计教学材料和程序,确保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