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办案立案程序是什么

时间:2025-01-18 17:32:42 程序应用

目前办案的立案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接受立案材料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人民法院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进行受理。这是立案程序的开端,接受材料时应注意:

公安机关、人民法院应当接受所有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并依法处理,不得拒绝或推诿。

报案、控告和举报可以用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接受口头报案的工作人员应当写成笔录,并由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签名或盖章。

公安司法机关应当为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保密,并保障他们及其近亲属的安全。

审查立案材料

对已经接受的材料进行核对和调查,以确定是否存在犯罪事实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审查内容主要包括:

事实审查:确认有无犯罪事实发生,是否属于犯罪案件,以及是否需要对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

证据或证据线索审查:向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或自首人进行询问或讯问,调阅相关证据材料,必要时进行专门调查。

处理立案材料

根据审查结果,分别作出立案或不立案的决定:

决定立案:如果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应当作出立案决定,并办理相应的法律手续,如填写《立案报告表》、《立案决定书》等。

决定不立案:如果认为没有犯罪事实发生,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应当作出不立案决定,并制作《不立案决定书》,说明不立案的理由和法律依据。

告知相关当事人

作出立案或不立案决定后,应及时通知控告人、举报人等当事人,并告知他们有关权利和义务。

后续处理

对于立案的案件,进入侦查、审查起诉、审判等阶段。对于不立案的案件,如果有新的证据或情况,可以重新启动立案程序。

以上是当前办案立案程序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具体操作中可能会有所不同,但大致流程和原则是一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