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确认的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作业准备的确认
作业人员接班后,应对设备、环境状况进行确认,包括设备的操纵、显示装置、安全装置是否正常可靠,设备的润滑情况是否良好,原材料、辅助材料的形状是否符合要求,工器具摆放是否到位,作业场所是否清洁、整齐,材料、物品的摆放是否妥当,作业通道是否顺畅等。
作业方法的确认
按照标准化的作业规程,对作业方法进行确认,确认无误后才允许启动设备。
设备运行的确认
设备开动后,应对设备的运行情况是否正常进行确认,如运转是否平稳,有无异常的振动、噪音或其他任何预示危险的征兆,各种运行参数的显示是否正常等。设备运行确认也可以与作业中的安全检查相结合,采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应根据需要在整个作业期间进行若干次。
关闭设备的确认
与开启设备的情况相同,应按照标准化作业规程关闭设备的作业方法确认后才允许关闭设备。
多人作业的确认
如果是多人协同作业,则在开始作业前,应按照预定的安排对参加作业的人员、人员的作业位置、作业方法、指挥联络方式、作业中出现异常情况时的对策等进行确认,确认无误才允许开始作业。
安全确认表的填写
由跟班队长、班组长全权对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确认,发现有不安全因素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在确认现场生产条件符合安全要求后,填写《安全确认表》后,方可进行生产作业。
安全员的二次确认
当班安全员根据班组的确认,对所属范围内的作业班组现场安全生产条件进行第二次确认并对班组确认情况签署意见。
安全隐患的整改与报告
各级确认者发现现场有安全隐患时,必须责令停止作业,进行整改。若存在无法立即处理的重大隐患,应马上报告跟班领导,跟班领导在接到报告后应到达现场组织采取相应措施整改,必要时报告矿领导。
安全确认的四步法
通过观看和查找不安全因素和隐患。
通过分析、判断做出结论。
通过对隐患整改的检查落实情况,进一步检验做出的结论是否完善和正确。
复查落实情况,总结查找、分析、结论、整改的全过程,以及取得的真实效果,做出全面的正确评价。
这些步骤旨在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的风险,并保护员工的生命和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