撞人后起诉肇事者的程序如下:
准备起诉材料
民事诉状:详细列出事故经过、损害情况、诉讼请求及理由。
证据材料:包括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病历和诊断证明、误工时间证明、工作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等。
确定管辖法院
选择有管辖权的法院,通常是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法院。
递交起诉状
将起诉状及相关证据材料递交至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
立案审查
法院会审查提交的材料,符合起诉条件的,会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不符合立案条件的,法院会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
缴纳诉讼费
立案后,原告需在7日内预交案件受理费。
如原告经济困难,可以申请法律援助或请求法院缓交、免交案件受理费。
送达起诉状副本
法院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需在收到后15日内提出答辩状。
庭前准备
法院会向双方当事人送达限期举证通知,要求及时举证。
双方当事人可以进行证据交换,法院也可根据申请做出财产保全裁定。
开庭审理
法院会排期开庭,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地点、承办人。
开庭时,书记员查明到庭情况,宣布法庭纪律,审判长核对当事人身份,告知诉讼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原告陈述、被告答辩、证人作证、出示书证、物证、宣读鉴定结论、宣读勘验笔录等。
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进行法庭辩论,最后进行最后陈述。
裁判阶段
案件经过审理后,审判人员会根据庭审查明的情况和证据,作出裁判结果。
裁判文书送达后,任何一方不服可以上诉,上诉期为15日。
执行阶段
裁判生效后,当事人应自动履行裁判文书确定的义务。
如不履行,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建议:
在整个诉讼过程中,建议聘请专业律师提供法律帮助,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