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程序的梳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确定审计目标和范围:
明确审计的目标和范围,确定需要审计的财务报表项目或业务过程。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和财务状况:
包括了解其组织结构、业务流程、财务报表编制过程、内部控制制度等。
评估被审计单位的风险:
包括了解其业务和经济环境、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等,以确定审计工作的重点和方向。
制定审计计划:
包括确定审计的时间表、审计的方法和程序、审计的人员和资源等。
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
审计师需要了解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便评估其有效性,并确定应该采取哪些测试。
进行测试:
包括对财务报表的检查、对账户余额的确认、对现金流量的分析等,以及进行内部控制测试,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收集证据:
通过审查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查阅与审计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检查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等方式进行审计,取得证明材料。
分析和评估证据:
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财务报表是否真实准确,并确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测试和调查。
编制审计报告:
根据审计结果,编制审计报告,向客户提供审计结果和建议,以帮助客户改善内部控制和财务管理。
进行审计跟踪:
跟踪审计报告的执行情况,确保建议得到落实。
这些步骤共同构成了审计程序的完整梳理,有助于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效率和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