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逃逸的处理程序如下:
立即停车和保护现场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如果造成人员伤亡,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报警和协助
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及现场其他人员有义务立即报警,并提供必要的协助。警方会依据现场证据、监控录像及目击者证词等线索,全力追查逃逸车辆及驾驶人。
启动追查程序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立即启动相应的处理程序,利用现场证据、监控和目击者证词等线索追查逃逸者,并依法立案侦查。可能采用技术手段如车辆追踪系统、监控比对等手段锁定逃逸者。
现场处理和证据收集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受理案件后,立即派员赶赴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勘查现场,收集证据。在查清交通事故事实的基础上,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定。
责任认定和处罚
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应根据事故当事人的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的因果关系、作用大小等,对当事人的交通事故责任作出认定。依据有关规定,对肇事责任人予以警告、罚款、吊扣、吊销驾驶证或拘留的处罚。
损害赔偿调解
对交通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的赔偿,按照有关规定和赔偿标准,根据事故责任划分相应的赔偿比例由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召集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双方同意达成协议的,由事故调解人员制作并发给损害赔偿调解书。
逃逸查缉和追究刑事责任
交通事故逃逸的,由交通管理部门对肇事者进行查缉,查缉到肇事车辆和肇事者后,出具责任认定书。如果构成犯罪的,移送到公安机关追究刑事责任。
社会协助和奖励
事故现场目击人员和其他知情人员应当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者交通警察举报。举报属实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给予奖励。
总结:
交通事故逃逸后,公安机关将立即启动追查程序,利用现场证据、监控和目击者证词等线索追查逃逸者,并依法立案侦查。当事人及现场其他人员有义务立即报警并提供协助。警方会依法进行立案侦查,并通过技术手段锁定逃逸者。同时,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会制定查缉预案,组织专门力量办理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并通过全国机动车缉查布控系统查缉逃逸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