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养殖的免疫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母兔产后消炎
母兔产后立即注射头孢或土霉素进行消炎,预防乳房炎、生殖道炎症及仔兔黄尿病。
母兔产前5天和产后5天适当控料,防止奶量过多导致乳房炎和仔兔黄尿病。
产后一周使用母仔康补充母兔体力和奶水。
小兔期的预防
小兔20-55天间的预防措施包括:
25-30天时注射磺胺间甲氧嘧啶钠0.5毫升。
20日龄左右开食时,饮水中加入兔益生一瓶兑水500斤,连用5天,预防胀肚拉稀。
断奶阶段,500毫升兔益生拌料300斤,饮水500斤,预防断奶后肠道疾病。
35-40天添加磺胺氯吡嗪钠、地克珠利、氯苯胍等预防球虫。
若有腹泻和呼吸道病,可用免益康+呼克独克同时进行,连用3天。
防疫
母兔每年防疫建议4次,注射兔瘟二合一疫苗或二联三价疫苗。
幼兔32-35天防疫兔瘟二合一疫苗。
螨虫真菌的防治
每季度预防一次,使用阿苯达唑伊维菌素连喂7天,停7天再喂7天。
其他补充措施
仔兔出生后1~15日龄一天喂一次奶,早上太阳出来前饲喂,实行母子分离。
仔兔25日龄时皮下免疫注射大肠杆菌、魏氏梭菌二联苗1毫升/只,预防腹泻。
仔兔30日龄时皮下免疫注射神球速灭和神虫速灭,分别0.1毫升和0.05毫升。
定期加强免疫
商品肉兔70日龄出栏前,35~40日龄接种兔瘟及巴氏杆菌疫苗。
繁殖母兔和种公兔每年进行2次定期免疫,分别在60-65日龄和间隔6个月后。
以上免疫程序仅供参考,具体实施时可能需要根据兔场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建议在专业兽医的指导下进行免疫接种,并注意观察兔群的反应和健康状况,及时调整免疫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