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身份核查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登记患者信息
护士在患者入院时,需要详细登记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身份证号、家庭地址、联系电话等信息,并与患者或其家属确认无误。
核对护士信息
护士在执行护理操作前,需要核对自己的工号、姓名等信息,确保执行操作的是经过授权的护士。
验证身份真实性
护士可以通过多种方式验证患者的身份,包括但不限于:
身份证验证:核对患者的姓名和身份证号码。
工牌识别:通过扫描工牌上的条形码或识别指纹信息来验证身份。
床头卡核对:查看患者床头卡上的信息,并与患者或陪护人员确认。
腕带核对:检查患者佩戴的腕带信息,确保与床头卡和身份信息一致。
双人核对:在必要时,由两名护士共同核对患者信息,以确保准确性。
询问和观察:通过开放式提问和观察患者的外表、性征等特征来核对身份。
家属确认:对于视听或神志障碍的患者,邀请家属参与身份核对。
信息系统核对:利用医院的信息系统,如电子病历,进行身份信息的核对。
记录核查结果
护士在每次身份核查后,都需要详细记录核查的时间、方法和结果,以确保可追溯性和患者安全。
执行“三查八对”
三查:在护理操作的不同阶段进行的三次核查,包括操作前查、操作中查和操作后查。
八对:对患者的姓名、床号、药名、剂量、浓度、时间、方法和有效期等八个方面进行核对。
通过以上步骤,护士可以确保在执行护理操作时,患者的身份得到准确识别,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