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开灯活动程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祭拜祖先
参与“开灯”的家庭首先来到祠堂,祭拜祖先,并讲吉言。
请灯
“开灯”亦称“点灯”或“添灯”,主要是在春节期间为在上一年出生的男孩子举行的宗族仪式活动。请灯包括订做花灯及相关物品和接灯两方面。每年春节前,本族出生孩子的长辈们就开始谋划春节开灯的事宜。在开灯的前一天,村里当年“添丁”的长辈们会一起到花灯制作坊,封红包、讲吉言、放鞭炮,有的还敲锣打鼓舞狮助兴,然后按照出生先后顺序排列,依次请灯。返回到村口时,所有当年出生的男丁及全村的男女老少会在祠堂门口迎灯。
挂灯
挂灯仪式通常在正月初十进行,男孩之父需购八角纸灯一盏,悬挂在祠堂或庙堂正中央,以求祖先认识自己的子孙并加以荫佑,或请神明进行保护。灯酒会的习俗包括开灯、投灯、饮灯酒等一系列活动。
开灯
开灯又叫点灯,即在花灯里面点上灯或蜡烛。开灯是主要的部分,由年龄最大的婴儿家庭代表在花灯上选择心仪的祝福语一面,用刀刮开,寓意开灯。花灯有8个面,打开其中一面后点一盏灯,就叫“开灯”。
贺灯
在开灯仪式中,村里会举行隆重的仪式,为全村新添丁的人家“开灯”,宰猪杀鸡敬拜祖先,向列祖列宗报上新丁名字,自此新丁列入族谱,可以参与分猪肉、分田地。村中还要在庙堂挂上几盏大灯笼,称为“开灯”。
结灯
一般待到正月十五晚游神活动结束、菩萨回庙时,全村会举行圆灯仪式,把庙里的灯笼取下来,待拜过礼和做完仪式后,集中一起烧掉,开灯礼完结,称为“圆灯”。
其他习俗
在挂灯期间,族人会到祠堂斟茶、挂灯,灯要挂在祠堂大花灯旁边,叫灯头。正月十三叫灯头日,是日族人到祖祠斟茶、拜神、祈求生子。斟茶的供品一般有糰仔、糖环、炒米饼、桔子、茶、酒以及元宝、香烛等。正月十五中午,族中长老边拜祖先边挂灯。拜祖先的祭品有三牲(鸡、烧猪、鱼),同时在祠堂门口燃放鞭炮。
这些步骤体现了祠堂开灯活动的传统文化意义,旨在庆祝新生命的诞生,祈求祖先的庇佑,并加强宗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