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维护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校正性维护
定义:校正性维护是指修改在系统开发阶段已发生而系统测试阶段尚未发现的错误,也被称为改正性维护。
内容:这种维护工作通常包括诊断和改正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软件错误,有些错误可能不太重要,可以随时进行维护;而有些错误非常重要,需要制定计划、进行修改,并进行复查和控制。
工作量:占整个维护工作量的17%~21%。
适应性维护
定义:适应性维护是指使应用软件适应信息技术和需求管理的变化而进行的修改。
内容:随着计算机硬件价格的下降和各类系统软件的繁多,人们常常需要改善系统硬件环境和运行环境,从而产生系统更新换代的需求。这种维护需要像系统开发一样,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
工作量:占整个维护工作量的18%~25%。
完善性维护
定义:完善性维护是指为增加软件功能、增强软件性能、提高软件运行效率而进行的维护活动。
内容:这种维护包括对已有的软件系统增加一些在系统分析和设计阶段中没有规定的功能与性能特征,以及对处理效率和编写程序的改进。
工作量:占整个维护工作的50%左右。
预防性维护
定义:预防性维护是指为提高软件的可维护性和可靠性而对软件进行修改的过程。
内容:这种维护涉及对软件内部进行重构、优化和清理,目标是降低软件未来故障的可能性,从而提高软件的长期可维护性和可靠性。
建议
定期评估:企业应定期评估软件维护的需求,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确保各项维护工作能够按时、按质完成。
资源分配:合理分配维护所需的资源,包括人力、时间和资金,以确保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用户反馈:建立有效的用户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建议,以便在维护过程中加以改进。
文档更新:在维护过程中,及时更新相关文档,确保文档与软件的实际运行状况保持一致,便于后续的维护和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