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发展指数的计算方法涉及多个维度和指标的综合评估。以下是一个基本的计算框架:
确定指标权重
根据不同指标对创新创业影响的重要性和相关性,为每个指标分配一个权重。权重的确定可以采用专家评估、德尔菲法等方法。
无量纲化处理
对每个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以消除不同指标量纲的影响。常用的方法包括最小-最大标准化、Z-score标准化等。
加权求和
将处理后的指标按照其权重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创新创业发展指数。公式如下:
$$
\text{创新创业发展指数} = \sum (\text{指标值} \times \text{权重})
$$
合成指数
通过一系列加工方法,如赋权、无量纲化、计算合成等,将指标数据构造成指数。具体步骤包括确定指标权重、计算指标增速、合成分领域指数和总指数等。
实际测算
使用各个指标实际数据进行测算,包括采集和整理原始数据,以及根据测算方法计算指数结果。
示例计算步骤
假设我们有以下指标及其数据:
新建企业进入数:100家
外来投资笔数:50笔
发明专利授权数目:200项
实用新型专利公开数目:150项
外观专利公开数目:100项
商标授权数目:300项
研发投入:1000万元
专利申请数:50项
产品创新指数:0.3
确定权重
假设权重分别为:0.2, 0.1, 0.15, 0.15, 0.1, 0.1, 0.1, 0.1, 0.1
无量纲化处理
例如,采用最小-最大标准化:
$$
\text{标准化值} = \frac{\text{指标值} - \text{最小值}}{\text{最大值} - \text{最小值}}
$$
加权求和
将标准化后的指标值乘以权重,然后求和:
$$
\text{创新创业发展指数} = (0.2 \times \text{标准化新建企业进入数}) + (0.1 \times \text{标准化外来投资笔数}) + \ldots + (0.1 \times \text{标准化产品创新指数})
$$
合成指数
如果还有其他分领域指标,需要继续合成分领域指数和总指数。
结论
创新创业发展指数的计算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综合评估过程,涉及指标的选择、权重的确定、无量纲化处理、加权求和和合成指数等多个步骤。通过科学合理的测算方法,可以较为准确地反映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创新创业发展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