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企业要发展生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政策支持和精准扶持
政府应从普惠式扶持向精准化转变,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型企业,特别是软件产品型和云服务型企业。
在“卡脖子”领域,对龙头企业和原创技术企业提供税收优惠和要素保障,以开放场景和数据促进软件升级应用,营造良好营商环境。
产业融合和数字化转型
围绕国产化软件替代及数字化转型重构两大目标,加强软件行业标准建设,提升应用推广能力和软件能力成熟度。
保护知识产权,支持原创软件创新,鼓励产业资本支持软件业,强化软件业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实现传统产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技术发展和生态建设
精准把握技术发展态势,大力推进行业生态建设,加强对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软件研发和推广应用。
紧跟自动驾驶、元宇宙等发展趋势,布局软件产业新赛道,优化提升软件创业空间、软件园区等管理和建设水平,创新发展模式,加大人才培养和激励力度,强化要素保障,吸引政产学研等各方力量协力优化软件业生态。
低/无代码软件生态联盟
发展低/无代码软件生态联盟,引导软件产业协同发展,通过生态联盟整合“专精特新”的小而精软件,推动其在各个行业联盟的落地,如工业软件、智慧城市和智能制造等。
通过重点研发计划进行产学研结合发展,形成大行业内的分工,改变一家独大的局面,通过供应链协同和整合,形成具有世界领先的供应链能力。
建设软件工厂和推进数字产业共同富裕
以低/无代码平台为基础的软件工厂,将项目化的软件生产改为大规模流水线的无差别软件生产,让更多低要求的工程师参与软件生产,丰富软件产业布局。
通过软件工厂,实现财税本地化,留住人才、能力和服务的本地化,推动数字产业的“共同富裕”。
研发、销售、咨询和实施的协同
在研发阶段,采用软件工程管理方法,进行架构设计和平台研发。
在售前阶段,制定解决方案,组合多种产品,包括生态合作伙伴的产品。
在销售阶段,需要高Level的销售人员协调决策,团队式销售,涵盖产品、咨询、实施、项目管理、集成开发、定制开发、培训认证、技术支持和运维。
在咨询阶段,进行业务流程梳理、IT架构设计、部署方案设计和实施蓝图规划。
在实施阶段,协调多子项目,推动项目进度、风险管理、质量管理、预算管理,进行数据准备、清洗、校验和测试,确保项目顺利上线和监控。
国产基础软件生态的培育
推动国产操作系统生态集聚发展,构建国产操作系统核心软硬件自主供给体系,深化国产操作系统应用牵引,营造国产操作系统生态培育良好氛围。
鼓励国产操作系统生态载体建设,支持企业开展国产操作系统测试适配认证,吸引生态软硬件企业、创新研发机构及其他公共服务机构、开发者落地。
通过上述措施,软件企业可以逐步构建起强大的生态系统,实现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