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中班舞蹈教案的整理和优化版本:
活动:中班舞蹈教案
活动主题:
中班音乐与舞蹈教学:节奏性和动作表现
一、活动目标
- 认知目标:
- 掌握基本的节奏性动作。
-
能够结合音乐和身体活动进行编排。
-
能力目标:
- 发展创编舞蹈的能力。
-
培养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情感目标:
- 认识春天的元素,感受春天的美好。
- 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 执教教师提前准备好以下材料:
- 初步的节奏性动作(如:拍手、踮脚、走步等)。
- 合唱《小雪花》或《嘀哩嘀哩》。
- 剪刀和纸,为活动制作图案。
- 学生每人准备一个剪好的雪花图案。
- 教师为每个学生分配一个简单的动作(如:踮脚、拍手、走步等)。
三、活动过程
- 教师引人入胜(60秒)
- 启发引导学生回忆春天的景象和感受。
-
引出主题,带领学生进入舞蹈表演的场景。
-
学习节奏性动作(5分钟)
- 教师讲解基本节奏性动作(如:拍手、踮脚、走步)。
-
学生尝试模仿老师动作,观察节奏变化。
-
创编舞蹈动作(10分钟)
- 教师带领学生分组创作舞蹈动作。
- 每组学生根据已准备的动作组合进行编排。
-
鼓励学生讨论注意点,并鼓励自由表达。
-
集体表演与反馈(10分钟)
- 教师展示各组的舞蹈,观察学生的表现。
-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编排创意,并给予积极评价。
-
音乐配合(5分钟)
- 唱出《嘀哩嘀哩》中的旋律,引导学生随着节奏进行表演。
四、活动延伸
- 主题绘画活动(10分钟)
- 学生将制作的雪花图案贴在美工区展示。
-
讨论作品的含义和意义。
-
音乐游戏(5分钟)
- 唱出《小雪花》或《嘀哩嘀哩》,激发学生参与兴趣。
五、活动反思
- 总结:
- 教师回顾学生的编排创意,肯定他们的努力。
-
强调节奏性动作的重要性以及团队合作的快乐。
-
改进:
- 根据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增加更多的音乐变化和舞蹈动作组合。
优化后的教案
活动目标:
- 认知目标:掌握基本节奏性动作。
- 能力目标:发展创编舞蹈的能力。
- 情感目标:感受春天的美好,体验音乐带来的快乐。
一、活动主题:
“节奏与动作的和谐统一”
二、活动准备:
- 初步节奏性动作(如:踮脚、拍手、走步)。
- 合唱《小雪花》或《嘀哩嘀哩》。
- 剪刀和纸,为活动制作图案。
三、活动过程
1. 教师引人入胜
- 激发学生兴趣,带领他们进入舞蹈表演的场景。
2. 学习节奏性动作
- 教师讲解基本节奏动作,如:踮脚拍手、走步。
- 学生尝试模仿,观察节奏变化。
3. 创编舞蹈动作
- 教师带领学生分组创作舞蹈动作。
- 每组学生根据已准备的动作组合进行编排。
- 鼓励讨论注意点,并鼓励自由表达。
4. 音乐配合
- 唱出《嘀哩嘀哩》中的旋律,引导学生完成表演。
5. 活动延伸
- 学生将制作的雪花图案贴在美工区展示。
- 讨论作品的含义和意义。
四、活动反思
- 教师总结学生的编排创意,肯定他们的努力。
- 强调节奏性动作的重要性以及团队合作的快乐。
以上为中班舞蹈教案的整理和优化版本。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感受《拍球》乐曲中的音乐形象
请你们听一段音乐,听完说一说,这首乐曲像你们在玩什么?播放乐曲录音,请幼儿安静倾听。
2、回忆、再现游戏中的拍球动作
——平时你们都会拍球,谁愿意到前边拍一拍?
——你还会怎样拍?引导幼儿做出不同的拍球动作,如转圈拍球,手拍球同时双腿交替跨球、抛接球等。
3、引导幼儿尝试用已熟悉舞步与拍球动作结合,自由、合拍地舞蹈。
4、请幼儿听音乐,选择自己喜欢的动作自由地舞蹈。
教学反思
1、通过以上的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在过程中学到的远远不只是拍球的技能,而是遇到困难,自己会思考
2、在过程中幼儿展现出了不怕困难,勇于尝试,在我们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像这样的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应该学会冷静思考,充分展现我们的想像力,调动我们的思维,想出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3、对于这一节课达到的效果很好,虽然有一些幼儿拍得不是很有效,但是可以看出他们很认真,用心。遇到困难自己想办法找出解决方法。
4、如果重新上这一节课,我会让幼儿自己想办法去解决,让幼儿们有思考的空间,而不是从一边引导。
中班舞蹈教案集合10
设计意图:
"享受艺术、快乐成长"是我园的办园理念,我园中国舞课堂教学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和研究,积累了一定的舞蹈教学经验。通过小班一年的舞蹈学习,我班幼儿已具备一定的舞蹈模仿能力,对音乐的感受能力也逐步增强,能初步与同伴合作进行表演。
活动中我以"感知舞蹈音乐,理解舞蹈内容,感受舞蹈动作,体验舞蹈情趣"为切入点,利用形象化、游戏化的教学方式,让幼儿轻松、愉快地的学习舞蹈。活动中,我一改以往教师片面追求舞蹈技能,一味进行枯燥训练的教学模式,而是把激发幼儿对舞蹈的兴趣放在首位,让幼儿根据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对加菲猫的了解来探索、想象、模仿舞蹈动作,并愿意愉快地进行表演。
活动目标:
1.自主模仿舞蹈动作,并能随音乐有节奏、完整连贯地舞蹈
2.学习提腰、松腰、转腰等动作要领,并愿意积极参与动作表演
3.
3.
4.
5.
6.
7.
8.
9.
10.
设计思考: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i)通过音乐引入舞蹈,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感。 (ii)展示十六宫格图案,并引导幼儿将水果卡片放入其中,体验十六宫格在艺术表现中的应用。 (iii)教师介绍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相关知识,并通过视觉辅助帮助幼儿理解节奏感的形成。
五、音乐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幼儿们不仅能够准确地模仿和运用各种舞蹈动作,还能在音乐中感受到艺术的力量与魅力。
中班舞蹈教案集合11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来培养幼儿的节奏感。
2、初步掌握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及休止符的混合节奏型。
3.
4.
5.
6.
7.
8.
9.
10.
设计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以下方法: (i)通过轻音乐引出舞蹈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感。 (ii)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帮助幼儿理解节奏与动作的关系。
六、游戏《节奏舞蹈》:轻音乐开始后,请家长和幼儿在场中自由舞动,并引导幼儿踩着节奏跳舞。
[教学反思]
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结合音乐本身的要素,让幼儿感受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通过音乐的感性表达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中班舞蹈教案集合12
[活动目标]
1、通过各种形式来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2.
3.
4.
5.
6.
7.
8.
9.
设计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以下方法: (i)通过轻音乐引出舞蹈内容,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参与感。 (ii)引导幼儿自由选择舞步和舞蹈动作,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表现力。
七、播放《兔子舞》,带领幼儿及家长离开课室并结束。
[教学反思]
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让幼儿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舞蹈,并进一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同时,我也意识到,每个幼儿的能力和兴趣都不同,通过引导和鼓励,他们的成长和进步都是值得肯定的。
推荐阅读
查看更多相似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