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3月,我国已发布并实施了多项卫生行业标准,具体包括:
强制性卫生行业标准
《麻醉记录单标准》(WS/T 225-2024):自2025年8月1日起实施,涉及手术者、麻醉者、麻醉护士等项目,并增加了身体质量指数、记录呼吸参数、记录体温等内容。
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
《医养结合机构内老年人在养老区和医疗区之间床位转换标准》(WS/T 845-2024):自2025年2月1日起实施,涵盖机构要求、设施设备要求、人员要求、评估内容、床位转换标准及流程等方面的详细规定。
《老年安宁疗护病区设置标准》(WS/T 844-2024):自2025年2月1日起实施。
《医疗机构标志标准》等6项标准:自2025年1月1日起实施,包括《医学X线检查操作规程》《CT检查操作规程》《正电子发射及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系统(PET/CT)性能保障技术指南》《医护人员院前医疗急救培训标准》《口腔门诊医院感染管理标准》。
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诊断标准(GBZ 59-2024)等14项标准:自2025年3月1日起实施,涉及职业性中毒性肝病、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职业性滑囊炎、职业性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质所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诊断标准。
《内镜灭菌效果评价方法》(WS/T 10015-2024)等10项标准:自2025年3月1日起实施,涵盖内镜灭菌效果评价、消毒剂与抗抑菌剂中激素的检测、邻苯二甲醛消毒剂卫生要求、利什曼原虫检测、中小学校卫生(保健)室规范、中小学校健康体检质量控制规范、学生健康管理技术规范、血清中氟化物的测定、人群尿氟安全指导值等内容。
《临床化学检验血液标本的采集与处理》(WS/T 225-2024)等20项标准:自2024年11月1日起实施,涉及临床化学检验、临床检验项目标准操作程序编写要求、尿液理学、化学和有形成分检验等内容。
这些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旨在确保医疗、职业卫生、学校卫生等领域的规范性和安全性,从而保障公众的健康和安全。建议相关机构和人员及时关注并遵循这些标准,以确保符合最新的卫生行业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