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标电动车标准主要在2025年9月1日正式实施,较旧版标准(GB 17761—2018)进行了多项升级,主要变化如下:
一、核心技术标准
最高速度限制 维持≤25公里/小时,确保非机动车属性。
整车重量限制
- 配置铅酸电池的车型提升至≤63公斤;
- 旧标准中不含电池的车型仍限≤55公斤。
电机功率与电压
- 电机功率≤400W,电池电压≤48V。
脚踏骑行功能
- 不再强制要求,但鼓励安装后视镜以提升安全性。
二、安全性能提升
防火阻燃要求
- 强化非金属材料(如塑料件)的防火指标,限制其重量不超过整车质量的5.5%。
防篡改技术
- 完善电池组、控制器、限速器的防篡改设计,增加6类检测方法。
制动性能
- 提升最小制动距离要求,降低事故风险。
动态安全监测
- 部分车型需配备北斗定位、通信及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三、其他关键要求
质量与认证
- 生产企业需具备与产能匹配的生产、检测能力,产品需通过严格认证。
使用年限标注
- 需在铭牌和产品合格证上标注建议使用年限。
电池管理
- 实施“一车一池一充一码”管理,充电器与电池需协同工作。
四、市场影响
合法性与牌照: 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可上牌照,与普通自行车同权; 消费选择
淘汰旧车:2024年9月1日前生产的旧标准车辆仍可合法上路,但建议升级以符合新规范。
新国标通过多维度提升安全性,同时兼顾消费者需求,标志着电动自行车行业进入标准化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