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的发明者是日本工程师腾弘原(Masahiro Hara),他于1994年为了解决汽车零部件标签信息容量不足的问题,带领团队研发出了一种新型二维条码技术,即二维码(Quick Response Code)。以下是详细背景:
发明背景
1992年,腾弘原所在的日本电装公司(Denso Corporation)为满足汽车零部件管理对信息容量的需求,开始研发新型条形码。传统的一维条形码存在信息容量有限、易损坏等问题,无法满足复杂数据存储需求。
核心创新
腾弘原借鉴围棋布局,设计出正方形矩阵结构,通过黑白相间的方格实现水平和垂直双向编码,显著提升了信息存储能力。这种设计不仅支持数字、汉字、韩文等字符,还具备较强的容错性。
应用与影响
1994年,二维码正式应用于电装公司汽车零部件管理,随后逐步扩展至零售、物流、支付等领域,成为全球最广泛使用的编码方式之一。其高容量和多格式特性,为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专利与后续
腾弘原未申请专利,导致二维码技术被全球免费使用。2011年,中国公司王越团队研发出首款手机二维码引擎,并申请了中国国家专利。
腾弘原因这一发明被誉为“二维码之父”,但其未申请专利的决定也引发了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