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结构形式

时间:2025-03-30 17:10:10 计算机

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需兼顾强度、刚度与经济性,目前主流形式如下:

一、核心筒结构

框架-核心筒结构

由框架和核心筒组成,核心筒承担抗侧刚度,框架负责竖向荷载传递。该结构抗侧移性能强,适用于高度超过100米的建筑。

筒中筒结构

在核心筒外围增设筒体,形成双层筒壳结构,整体刚度更高,适用于超高层建筑,可有效抵抗风荷载和地震作用。

二、框架体系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传统承重结构,由梁、柱、板组成,但随高度增加承重能力不足,现多用于200米以下的建筑。

钢框架结构

采用钢材和螺栓连接,自重轻、强度高,适用于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但造价较高。

三、剪力墙结构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楼板与墙体均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好,常用于高层公寓和商业建筑。

框架-剪力墙结构

结合框架的灵活性和剪力墙的承重能力,经济性较好,适用于200-300米的超高层建筑。

四、新型结构体系

支撑-筒体结构

核心筒外配钢框架或巨型框架,兼顾刚度与施工效率,适用于300米以上的超高层。

斜网格结构

由斜向交叉的桁架组成,施工难度低,适用于中小型超高层建筑(如办公大厦)。

五、其他形式

网壳结构:

适用于高度极大且形状复杂的建筑,但施工技术要求高。

悬挂结构:通过吊杆将建筑悬挂于支撑结构,施工难度极大,仅用于特殊造型建筑。

总结

超高层建筑结构形式需根据高度、地质条件、经济预算等因素综合选择。目前最常用的是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钢框架-支撑体系等,而新兴的筒中筒、巨型框架等结构则因高效性和经济性逐渐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