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定资产清理分录是企业在处置固定资产时进行的会计处理,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和分录类型:
一、固定资产转入清理
当固定资产达到使用寿命、发生重大损坏或技术落后需淘汰时,需将其转入清理账户:
$$
\begin{align*}
\text{借:} & 固定资产清理 \quad (\text{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
\text{贷:} & 固定资产 \quad (\text{原值}) \\
\text{借:} & 累计折旧 \quad (\text{已计提折旧}) \\
\text{贷:} & 固定资产清理 \\
\text{借:} &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quad (\text{已计提减值}) \\
\text{贷:} & 固定资产清理 \\
\end{align*}
$$
二、清理费用与收入核算
清理费用发生时 例如搬运费、拆解费等:
$$
\text{借:固定资产清理} \quad (\text{费用金额}) \\
\text{贷:银行存款/应付账款} \quad (\text{支付方式})
$$
清理收入确认时
若通过出售、转让等方式获得收入:
$$
\text{借:银行存款/其他应收款} \quad (\text{收入金额}) \\
\text{贷:固定资产清理} \quad (\text{收入金额})
$$
若涉及增值税:
$$
\text{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quad (\text{税额}) \\
\text{贷:银行存款} \quad (\text{税额})
$$
三、清理净损益处理
净收益情况
若清理收入大于账面价值:
$$
\text{借:固定资产清理} \quad (\text{差额金额}) \\
\text{贷:营业外收入——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 \quad (\text{收益金额})
$$
净损失情况
若清理收入小于账面价值:
$$
\text{借:营业外支出——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 \quad (\text{损失金额}) \\
\text{贷:固定资产清理} \quad (\text{损失金额})
$$
若损失由自然灾害等非常原因导致:
$$
\text{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quad (\text{损失金额}) \\
\text{贷:固定资产清理} \quad (\text{损失金额})
$$
四、特殊情况处理
残料回收: 若清理后有残料变卖收入: $$ \text{借:银行存款/原材料} \quad (\text{残料价值}) \\ \text{贷:固定资产清理} \quad (\text{残料价值}) $$ 保险赔付或责任人赔偿
$$
\text{借:其他应收款} \quad (\text{赔付金额}) \\
\text{贷:固定资产清理} \quad (\text{赔付金额})
$$
示例
某企业处置一台原值100,000元、累计折旧50,000元、减值准备10,000元的设备,售价80,000元:
1. 转入清理:
$$
\text{借:固定资产清理 40,000元} \quad (\text{100,000-50,000-10,000}) \\
\text{贷:固定资产 100,000元} \\
$$
2. 收入与费用:
$$
\text{借:银行存款 80,000元} \\
\text{贷:固定资产清理 80,000元}
$$
3. 结算净损益:
$$
\text{借:固定资产清理 0元} \quad (\text{80,000-40,000}) \\
\text{贷:营业外收入 40,000元} \quad (\text{净收益})
$$
通过以上步骤,企业可准确反映固定资产处置对财务状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