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洗手指征
直接接触病人前后。
接触不同病人之间。
从同一病人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接触特殊易感病人前后。
接触病人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
接触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之后。
进行无菌操作前后。
处理清洁、无菌物品之前,处理污染物品之后。
当医务人员的手有可见的污染物或者被病人的血液、体液污染后。
洗手方法
采用流动水洗手,使双手充分浸湿。
取适量肥皂或者皂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1.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2. 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3. 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4. 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5. 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6. 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7. 必要时增加对手腕的清洗。
卫生手消毒
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在下列情况下,应当选择洗手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
1. 直接接触每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
2. 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
3.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
4. 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
5. 接触患者及周围物品后。
6. 处理药物或配餐前。
洗手方法与要求:
1. 过指尖。
2. 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外科手消毒方法:
1. 先洗手,后消毒。
2. 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
3. 洗手方法与要求:过指尖,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4. 外科手消毒方法:用无菌巾彻底擦干。
手卫生设施
医疗机构应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如非手触式水龙头、洗手液、一次性干手纸或干手器等。
洗手池池面应光滑无死角,每日清洁。洗手池边应配备“七步洗手图”,并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洗手;手术室应配备计时装置、洗手流程及说明图。
手消毒剂应取得卫生部卫生许可批件或卫生安全评价报告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手消毒剂应注明开启日期,有效期按照产品使用说明书规定。
培训与监督
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应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工作的指导与监督,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医务人员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病人和医务人员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