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文明家庭评选标准
家庭成员行为规范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尊重社会公德和家庭规章制度。
尊重他人,关心集体荣誉,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貌待人,尊敬老人,关爱儿童,乐于助人,互相尊重,和睦相处。
家庭的文明建设
重视家风家训的培养,注重家庭文明建设。
倡导勤俭节约、文明礼貌、和睦相处的家风。
注重家庭教育,培养子女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家庭成员注重卫生健康,保持家庭环境整洁,关爱家庭成员的身心健康。
家庭的社会责任
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关心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
家庭成员参与志愿者活动,关爱弱势群体,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全国文明家庭评选办法
推荐与自荐
各地各有关部门畅通参与渠道,积极推荐候选家庭。
家庭可以自愿报名参加评选。
初评与复评
评委会对报名家庭进行初步筛选,确定入围家庭。
对入围家庭进行实地考察,考察内容包括家庭成员关系、生活环境、社会参与等。
公示与表彰
评选结果将在社区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评选出优秀的文明家庭进行表彰,并颁发奖牌、证书等奖励。
总结
全国文明家庭评选旨在表彰和激励全国各地家庭在文明建设方面的突出表现。评选标准涵盖了家庭成员的行为规范、家庭的文明建设以及家庭的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评选办法包括推荐与自荐、初评与复评、公示与表彰等步骤,确保评选过程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通过这样的评选活动,旨在引导全社会形成“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的良好氛围,让中华民族的传统家庭美德不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