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活动目标
知识普及
了解火灾成因、危害及预防措施,掌握基本消防知识。
技能培养
学习火灾报警、初期扑救、疏散逃生等实用技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意识强化
树立防火意识,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营造安全校园环境。
二、活动准备
物资准备
- 消防安全教育视频、图片、动画资料。
- 模拟火源(如酒精灯)、灭火器、湿毛巾、口哨等道具。
- 安全出口标识、疏散路线图。
人员安排
- 成立演练指挥小组,明确教师、保育员职责。
- 幼儿分组,每组指定疏散引导员。
环境布置
- 在教室设置“火灾隐患排查”专栏。
- 利用微信群、公告栏发布消防知识。
三、活动内容与流程
(一)消防知识讲座(20分钟)
视频导入
播放火灾案例视频,引导幼儿讨论火灾发生场景及应对方法。
知识讲解
- 火灾成因:电器故障、燃放烟花爆竹等。
- 火灾危害:人身伤亡、财产损失。
- 预防措施:不玩火、不私拉乱接电线。
互动环节
- 提问:“火灾报警电话是多少?”“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的原因是什么?”等。
(二)技能培训(20分钟)
报警与疏散
- 学习拨打119报警电话的步骤:“先说地址,再描述火情”。
- 掌握低姿弯腰、用湿毛巾捂口鼻、沿墙有序撤离的技巧。
- 模拟火灾警报,进行疏散演练。
初期扑救
- 介绍灭火器的使用方法(儿童专用灭火器)。
- 讲解如何正确使用湿毛巾、沙土等材料扑灭小火。
(三)实战演练(30分钟)
模拟火情
- 在教室设置模拟火源,触发警报。
疏散实施
- 幼儿按预定的疏散路线有序撤离,教师全程引导。
- 重点检查幼儿是否掌握湿毛巾使用、不拥挤、不推搡等技能。
清点人数
- 演练结束后,教师在指定地点清点人数,向负责人汇报。
四、活动延伸
家庭作业
- 让幼儿回家后告知家长家庭住址,并演练拨打119。
知识巩固
- 在安全周或每月消防日,复习消防知识,更新演练内容。
隐患排查
- 组织师生开展校园火灾隐患排查,如电线老化、燃气管道安全等。
五、注意事项
安全第一
- 演练前确保所有设备安全,避免真火伤人。
心理疏导
- 演练后与幼儿进行心理疏导,避免因紧张产生恐惧。
记录反馈
- 通过绘画、问答等形式记录幼儿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通过以上方案,幼儿园可系统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帮助幼儿掌握基本消防知识与技能,提升校园消防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