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诺族是中国云南省特有的少数民族,具有以下核心特征:
一、基本概况
人口与分布
截至2021年,基诺族总人口约26,025人,主要聚居于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民族乡,周边勐旺、勐养、勐罕及勐腊县也有少量散居。基诺山因民族得名“攸乐山”。
民族名称与含义
基诺族自称“基诺”,意为“舅舅的后代”或“尊敬舅舅的民族”。过去汉语曾音译为“攸乐”,与民族对长辈的敬重文化相关。
二、语言与文化
语言特点
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无本民族文字,传统通过刻木、刻竹记事。
宗教信仰
以自然神崇拜为核心,崇拜“阿匹额额”为创世神,祭祀活动包含歌舞、供品及对自然的感恩表达。
传统手工艺
擅长打铁、竹编、纺织等,铁器制作技艺独特,曾以铸造神物闻名。
三、历史与迁徙
族源争议
存在土著说、南迁说及融合说三种观点。部分传说认为基诺族祖先曾为诸葛亮部下,因“贪睡”被遗落,后获赐茶籽繁衍。体质研究显示其包含蒙古人种、东亚人种及南亚人种成分。
迁徙与分布演变
早期可能母系社会,后与氐羌族群融合,逐渐扩散至基诺山及周边地区。
四、社会与保护
基诺族保留独特的母系氏族遗迹,如传统服饰(男童背圆形刺绣)、祭山仪式等。近年来,政府重视文化保护,支持传统手工艺传承。
(注:人口数据存在2010年23,143人与2020年26,025人两种表述,差异源于不同时期统计口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