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技术包括什么

时间:2025-01-18 00:23:43 技术杂谈

耕作技术是改善土壤耕层结构和土壤表面状态的技术措施,主要分为基本耕作技术和表土耕作技术。

基本耕作技术

翻耕

利用各种有壁犁或锄把土垡切开逐渐破碎、翻转并抛到右侧犁沟的过程。

作用在于翻土、切土、碎土并同时翻埋肥料和作物残茬,使土壤疏松。

深松耕

以无壁犁、深松铲、凿形铲对耕层进行全面或间隔的深位松土。

松耕可以分散在各个适当时期进行,避免深耕作业时间过分集中,有利于做到耕种结合和耕管结合。

旋耕

采用旋耕机进行,在旋耕机上安装犁刀,旋转过程中起切割、破碎、搀和土壤的作用。

既能松土,又能碎土,适用于水田、旱田整地,一次作业可以进行旱田播种或水田放水插秧,省时省工,成本低。

圆盘耙犁地

通过圆盘耙对土壤进行翻耕和平整,适用于各种土壤条件,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性。

表土耕作技术

灭茬

清除作物残茬,减少病虫害和杂草,为后续耕作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耙地

在收获后、翻耕后、播种前或出苗前进行的耕作措施,有疏松土壤、保蓄水分、提高土温等作用。

耢地(耱地)

与耙地配合,在耙地后进一步平土、压土、碎土,适用于干旱地区,能够保持土壤湿润,防止土壤水分蒸发。

平地

将土地整平,消除地面不平整的部分,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

浅松

对土壤进行浅层松土,适用于需要保持土壤结构稳定、避免过度翻动的场合。

耖田

通过耖田工具对土壤进行平整和松土,适用于水田等需要精细管理的场合。

镇压

使用V型镇压器、网型、圆筒型等工具对土壤进行压实,有助于提高土壤的密实度和保水性。

其他耕作技术

轮作

在同一田块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和年度间轮换种植不同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

作用包括减少土壤中的病菌病虫害数量、降低土壤病害传染几率、减少田间杂草、均衡利用土壤养分、改善耕地质量、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

间作、套种

间作是在同一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相间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套种是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

作用包括提高土地利用率、充分利用资源、改善作物通风条件、增加土壤养分、调整农业结构、减少病虫害、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复种指数、缓解农忙时期用工矛盾。

免耕

一种不翻动表土,并全年在土壤表面留下足以保护土壤的作物残茬的耕作方式。

作用包括防止土壤侵蚀、减少对田地耕作踏压次数、保持土壤水分、提高耕层有机质含量、增加可耕地面积、降低生产成本。

地膜覆盖技术

在土壤表面覆盖地膜,具有保温、保水、保肥的作用,能够提高土壤温度、湿度,促进肥料的腐熟和分解,有利于作物吸收,减少中耕的劳力。

温室大棚技术

通过温室设施在不适宜植物生长的季节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能够增加产量,多用于低温季节喜温蔬菜、花卉、林木等植物栽培或育苗。

秸秆利用技术

将农作物秸秆进行合理利用,如作为有机肥料、饲料、生物质能源等,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率。

这些耕作技术各有其适用范围和特点,选择合适的耕作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土壤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