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模型审核文件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碰撞检查法
定义:通过软件自动对模型进行检查,以发现不同专业模型之间的空间冲突。
操作:利用软件进行多维度的检查,生成碰撞报告并及时反馈给各专业设计人员。设计人员根据报告对模型进行调整。
局限性:软件对模型碰撞检查的项目不够详细,一些相近构件的合理碰撞问题仍需人工复核。
观察法
定义:由人工依据相关规范和业主需求对模型进行初步直观的浏览,判断模型是否包含所需内容。
操作:在模型进入后期运维阶段时,审核运维模型的构件是否录入了生产/安装日期、设备性能参数、维修保养要求等信息。
适用场景:适用于模型进入后期运维阶段时的详细审核。
图模对比法
定义:通过对比平、立、剖等图纸与三维模型,检查模型的完整性和一致性。
操作:核查模型中的构件尺寸定位是否与图纸一致,构件是否按照图纸做法进行建立等。
目的:确保图纸与模型的一致性,发现可能存在的错误或遗漏。
合规性检查
定义:确保模型符合项目规范和要求。
内容:包括模型命名规则、建模深度、建族规范、模型拆分规则以及符合图集规范等。
目的:保证模型在项目中的合规使用。
一致性检查
定义:确保图纸与模型在尺寸、位置、特殊空间定位标高和构件做法等方面的一致性。
内容:核查模型中构件的尺寸和位置是否准确,特殊空间定位标高是否准确,构件的做法是否与图纸一致,交付文件格式是否一致。
目的:保证模型的基本质量和准确性。
完整性检查
定义:确保模型中构件的做法和参数完整,以便后期运维。
内容:核查模型中的构件是否按照图纸做法进行建立,非几何信息参数是否完整录入。
目的:保证模型在交付时的完整性和可用性。
适用性检查
定义:根据项目不同阶段的需求,调整对模型的要求。
内容:如施工阶段的模型需依照施工进度甘特图进行分割,辅助施工工艺的确定和深化后的模型碰撞和管线综合问题等。
目的:确保模型在各个阶段都能满足特定需求。
建议: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完整的审核工作需要多种方法配合使用,例如可以先用碰撞检查法发现空间冲突,再用观察法和图模对比法进行详细审核,最后进行合规性、一致性和完整性检查。
注重细节:在审核过程中,注意一些细节问题,如相近构件的合理碰撞问题,这些往往需要人工复核。
保持沟通:审核过程中需要与设计人员、施工人员等多方保持沟通,及时反馈和解决问题,以确保模型的质量和项目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