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sls技术

时间:2025-01-17 17:17:04 技术杂谈

SLS(Selective Laser Sintering)技术,即 选择性激光烧结,是一种快速成型工艺。该技术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C.R. Deckard于1989年研制成功,其工作原理是采用激光束有选择性地分层烧结固体粉末材料,使烧结成型的固化层层叠加,最终生产出所需形状的零件。

在SLS工艺中,首先将粉末材料铺设在已成形零件的上表面,并刮平。然后,使用高强度的CO2激光器在刚铺的新层上扫描出零件的截面。在激光照射下,粉末材料被烧结在一起,并与下面已成型的部分实现粘结。烧结完一层后,工作台下降一个层厚,铺粉系统会铺上新的一层粉末,并重复上述烧结过程,直至整个模型成型。

SLS技术的优点包括:

材料选择广泛:

可以使用蜡、聚碳酸酯、尼龙、金属等多种材料进行烧结。

高材料利用率:

由于粉床上未被烧结的部分成为烧结部分的支撑结构,无需另外生成支撑工艺结构,因此材料利用率极高,接近100%。

设计灵活性:

无需考虑传统制造过程中的支撑结构,可以设计更为复杂的零件结构。

快速成型:

SLS技术能够实现快速原型制造,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然而,SLS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例如:

工作环境:

由于工作过程中会有大量粉状物体产生,对办公空间有污染,因此需要单独的办公室放置设备。

后处理:

成型后的产品需要去除表面粉末,并进行后处理,如用刷子刷去表面粉末。

存储与变形:

产品存储时间过长可能会因内应力释放而变形,需要设计支撑结构来防止变形。

总的来说,SLS技术是一种高效、灵活且适用范围广的快速成型工艺,适用于多种材料的制造,尤其在需要高材料利用率和设计灵活性的场合具有显著优势。